何一觀點:擼毛時代或已結束過去的邏輯已不適配當下的市場

作者:何一;來源:幣安廣場

每個週期都會有一些項目穿越牛熊,穿越週期的項目更是鳳毛麟角。

一些總結,非投資建議。

2017年是ICO時代,公開募資直接取代了VC和PE,所以17-18年的多頭市場屬於OG月台,屬於代投。只要搶到份額就能賺錢。

2021年DeFi崛起,實際市場開始多元化分流了,沖土狗娃娃只要跑得快就能賺錢.

IEO那時還可以跟專案方談放一部分份額出來給用戶,所以上線普遍訂價偏低,買新不買舊也是這個時期的典型特徵。

但現在IEO在大部分國家合規普遍認為有法律風險,所以只能空投,市場定價,意味著如果流通量大,開盤價格低項目相對錶現平穩,比如BB,Lista,但相較於21年,還是拉漲太快,缺乏充足的洗盤過程。

2024年這波的上漲由BTC ETF啟動,這波的聰明錢屬於天王級計畫和擼毛工作室,他們相親相愛,一起製造了一波漂亮的數據,一邊專案方可以從VC手裡融到更多錢(如果你觀察市場頭部VC,都是十億美金以上的規模,這確實會推高好項目定價),而另外一邊,手裡又有錢又有用戶的項目方底氣十足,鏈上有百萬用戶,某個平台上不上無所謂,多的是CEX要上,沒有CEX還有DEX,再不濟自己鏈上就有Dex。

交易平台不掌握定價權,所以對於估值很高的項目,大家還是看看基本面,不要只看市值,最好再看流通量。

到今天,確實市場又變了。擼毛工作室和L2計畫的自相殘殺演變成鬧劇,擼毛時代可能要結束了。目前無論一二級市場都有了更多專業玩家,他們有各種工具來實現風險對沖,但也擴大了市場規模,目前作為普通的投資者,用2017的ICO,2021的IEO、套娃,甚至2023的擼毛策略恐怕不適配現今的市場。

是不是缺乏VC投資,更少專案方,就會是一個更健康的市場呢?每個週期都會有一些專案穿越牛熊,也有無數的天王級專案倒在路上,無論Web2,還是Web3,創業成功是極少數,而跨越鴻溝、穿越週期的專案更是鳳毛麟角。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