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太坊ETF通過了,這事有沒有什麼說頭?
其實這個事件和當時比特幣ETF通過的影響類似,在我看來都是間接長遠會對以太坊的幣價以及流動性有好處,但短期的作用是什麼或者有多大,都不太重要。即便有也是轉瞬即逝的。
不管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最能直接刺激幣價、推動生態發展的是它內部生態的應用發展。當年的1CO、後來的DeFi以及本輪的比特幣生態中的銘文,莫不如此。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寫過,自打上一輪牛市結束進入熊市後,在較長一段時間裡,比特幣和以太坊幣價之間的關係一直都維持在大概14:1(即1個比特幣換14個以太幣)。
後來當比特幣銘文生態發展起來後,比特幣和以太坊幣價的關係發生了顯著變化,很快就變成了20:1,甚至今天的22:1。
為什麼會這樣呢?
都是生態發展驅動的結果:在這一輪熊市中,比特幣生態的發展優於以太坊。
2. BTC域名我有參與嗎?
BTC域名我有參與,不過那是很早的事了。當時我只是順便參與一下,沒有花重金,也沒有報很大的希望,參與過後基本上就放在那裡沒有管它了。
3. 比特幣減半已經過去4個月,從這次比特幣大會開始牛市爆發。
我在過往的文章中也刻舟求劍地猜測過牛市什麼時候爆發,不過那都是遊戲而已。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糾結牛市什麼時候爆發,更不要太花心思和時間在這些猜測上。
太花時間在這上面很容易讓自己形成負面的執念,這只有壞處沒有任何好處。
我們既然已經定好了自己的操作策略,那就照策略執行好了。我們要照自己的計畫走,不要被市場情緒和自己的情緒牽著走。
4. Degen這個代幣有哪些風險點和致命因素?
我看一個加密專案有沒有風險點會從團隊、應用場景、社群以及其它一些因素(例如經濟模型等)來看。
從團隊方面來看,這個專案似乎和一般的加密專案有點區別:它不太像其它專案那樣有一個明確、集中的團隊,它更像一個由社群成員組成的鬆散團隊。
這個鬆散團隊裡有不少加密社群的知名人士,這些人都或多或少宣傳、助推過這個計畫。最早是有玩家把它當作狗狗幣那樣的打賞代幣來推廣;後來又有團隊基於現有技術將它作為燃料代幣推出了基於Base的第三層擴展。
這樣的團隊沒有一個明確的主心骨人物,主要靠零散打遊擊的方式來推進專案。這種方式在前期小打小鬧的時候可以,但未來想把它做成一個大專案甚至一個生態應用恐怕會有問題。
所以這在我看來可能是團隊方面的一個風險。
從應用程式場景來看,它是從社交發展起來的,但社交這個場景能把它催生成一個正式的應用程式嗎?
對此我沒有把握,前車之鑑就是狗狗幣。
所以這可能算是應用方面的風險。
從社群來看,它現在主要的社群成員都是Farcaster上的使用者。這個群體雖說黏性很強,但目前的規模還是太小了,未來能不能有所突破,真正成為很多人期待的Web 3的社交應用從而廣泛吸引大量用戶,形成龐大的社區?
這一點現在也不好說,所以這方面也有問題。
最後從經濟模型來看,目前它的賦能主要是打賞以及作為一個第三層擴展的燃料代幣使用,這個代幣模型不錯,但也不算很亮眼,只能說是還馬馬虎虎吧。
整體來看,上面我想到的這些風險都是它目前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哪一個處理不好都會影響這個專案未來的發展。
所以我更願意繼續追蹤這個項目,觀察它下一步的走勢,在目前這個階段,只是持有一些代幣,而不會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