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建議推出虛擬貨幣處置意見

9月3日,人民法院報發文《虛擬貨幣司法處置須規範化》,文中指出,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標準化對維護金融穩定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根據SAFEIS 安全研究院統計,2023 年中國打擊涉虛擬貨幣犯罪案件總量為428 件,較2022 年減少88.9%,但涉案金額陡增至4,307.19 億元人民幣,約2022年的12.36倍。

文章強調,目前虛擬貨幣處置面臨權屬認定、價值評估和合法變現等多重挑戰。為因應這些問題,建議盡快推出全面的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指導意見,以明確其法律地位、合規要求、資產處置程序和法律責任。

同時,文章呼籲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虛擬貨幣帶來的全球性挑戰,為數位經濟和數位金融的發展奠定法治基礎。

在當前的司法實踐中,虛擬貨幣處置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根據零壹財經發布的《2022年中國虛擬貨幣司法處置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司法機關有待處置的虛擬貨幣總量達到了驚人的數值,涉及比特幣(BTC)、以太坊(ETH) 、泰達幣(USDT)等多種主流虛擬貨幣,總價值估計超過數十億美元。另根據SAFEIS安全研究院統計,我國2023年已打擊涉虛擬貨幣犯罪案件總量428件,較2022年減少了88.9%,但整體涉案金額陡增至4307.19億元人民幣,約2022年的12.36倍,虛擬貨幣已逐漸成為我國主要的刑事涉案虛擬財物之一。這些數據僅涵蓋了已知的、正式進入司法程序的虛擬貨幣,實際數量可能更為龐大,因為許多案件仍在調查階段,尚未完全統計。

涉案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是目前司法機關頗為棘手的現實難題。一方面,2017年《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與2021年《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的相繼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對虛擬貨幣交易的嚴格限制。政策的調整不僅重塑了虛擬貨幣的法律定位,將其從潛在的貨幣替代選項轉變為非法金融活動的焦點,同時也對司法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虛擬貨幣性質的法律認定及其司法處置流程上,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與要求。另一方面,司法機關又對虛擬貨幣存在現實的處置需求,在集資詐騙、電信網路詐騙、開設賭場、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洗錢等相關案件中,司法機關需要把扣押的虛擬貨幣變現,以實現認定犯罪金額或上繳國庫等目的。此外,還包括在民事案件中作為財產保全對象的虛擬貨幣,以及在行政違法活動中被沒收的部分。由於傳統的處置方式如拍賣、變賣等因違反現行法規而難以實施,導致大量虛擬貨幣被封存,無法轉化為流動資金,影響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因而,當前對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法律規制迫在眉睫。

面對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公安機關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山東省和福建省分別提出了不同處置方法,包括與發行方協商回收、拍賣優先,以及委託第三方機構處置等。然而,這些嘗試在操作層面還是面臨合規性、監管空白與風險控制等問題的挑戰。現行處置方式,無論是透過第三方公司交易或轉委託境外公司變現,均有合規性風險,包括但不限於職務犯罪、違反禁止虛擬貨幣炒作政策、外匯管理規定等。儘管公安機關嘗試多種處置方法,但因缺乏統一標準,各地執行差異較大,且部分處置方法如境內OTC交易已被減少使用。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中通常面臨以下法律問題:首先是權屬認定的問題。在證據蒐集方面,司法機關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如何在虛擬貨幣的匿名交易環境中,準確追蹤並確認權屬。為此,他們需要依賴一系列複雜的取證手段,包括對從虛擬貨幣交易所獲取的交易記錄、智能合約代碼的分析,以及IP地址和地理位置數據的追踪,這些都構成了構建虛擬貨幣案件完整證據鏈的基礎。此外,專家證言在解釋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交易的複雜性方面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幫助法庭理解和評估虛擬貨幣的權屬與價值。虛擬貨幣的權屬認定面臨匿名性與去中心化的雙重挑戰,其所有權基於私鑰控製而非傳統的實名制帳戶或第三方登記,這給司法實踐中權屬確認帶來了巨大難度。司法機關需建構多元化的證據鏈,包括電子資料、交易記錄、網路日誌、證人證言等,以確保證據鏈的完整性與可靠性,同時藉助第三方機構的專業技術手段,確保私鑰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強化保密與安全措施,以維護司法程序的公正性與虛擬貨幣的安全性。

其次是虛擬貨幣價值評估的問題。市場波動性與評估時點選擇對虛擬貨幣的價值評估至關重要。虛擬貨幣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評估時點的選擇直接影響其價值,如何決定評估時點以反映虛擬貨幣的真實價值,成為一大難題。評估標準的決定與數據真實性直接關係到虛擬貨幣的估值。不同交易平台存在價差,選擇合適的評估標準至關重要。同時,如何防止評估過程中的利益衝突和數據操縱,確保評估結果的真實可信,也是司法機關面臨的重要挑戰。司法機關需加強動態評估策略,結合市場分析與案件進展適時調整評估時點,同時利用多平台資料整合與專業評估機構的服務,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增強評估過程的透明度,接受多方監督,以保障評估過程的公平性和結果的接受度。

再次是虛擬貨幣合法變現的問題。在變現時機的掌握與市場風險方面,虛擬貨幣價格波動,選擇最佳變現時機以最大化價值回收,成為司法機關的一大挑戰。同時,如何在合法管道與高效交易之間尋找平衡點,確保變現過程符合法規,亦是難題。在資金分配與歸屬的明確與複雜性方面,應合理分配變現所得,確保各利益相關方的權益得到妥善處理,涉及法律、經濟與社會多方面考量,其複雜性不容小覷。虛擬貨幣的合法變現涉及變現時機的選擇與市場風險的把控,司法機關需審慎選擇最佳變現時機,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同時確保變現過程的合規性與安全性,透過選擇國內外知名交易平台或司法拍賣平台,建立健全合規審查機制,確保所有操作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實現資金分配的透明與公正,保障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的金融秩序與社會公益。

涉案虛擬貨幣司法處置之所以出現兩難困境是因為在認識上否認虛擬貨幣財產屬性的同時,在涉案財物處理過程中又無法迴避虛擬貨幣呈現出的財產價值。針對虛擬貨幣處置的複雜性與挑戰,我國司法實務須盡快推出一套全面的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指導意見,為這一新興領域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與操作規範。這項指導意見應涵蓋虛擬貨幣的法律地位、合規要求、資產處置程序、法律責任等多個維度,以建構一個更公平、透明、安全的市場環境,促進虛擬貨幣產業的健康發展。

明確虛擬貨幣的法律地位是建構合規框架的基石。指導意見應界定不同類型虛擬貨幣的屬性,如加密貨幣、穩定幣、功能性代幣等,明確其在法律體系中的位置,是否被視為財產、商品或其他形式的資產。同時,確立虛擬貨幣的合規要求,包括註冊備案、資訊揭露、反洗錢與反恐怖主義融資措施等,確保市場參與者的經營活動合法合規。

資產處置程序的規範是確保虛擬貨幣司法處置順利進行的關鍵。指導意見應詳細規定虛擬貨幣的凍結、查封、扣押、拍賣、變賣等環節的法律程序,明確司法機關、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機構在處置過程中的職責與權限。同時,界定違反規定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刑事責任等,形成強而有力的法律威懾,保障處置活動的公正性與正當性。

保障當事人權益是建構公平市場環境的核心。指導意見應確保在虛擬貨幣處置過程中,當事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與救濟權得到充分尊重,處置過程的每個步驟都應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此外,規範第三方機構的選擇與監管,透過公開招標或競爭性談判等方式,確保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與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與利益衝突。

為了提升虛擬貨幣處置的透明度與安全性,指導意見也應強調過程留痕與強化監管的重要性。第三方機構在處置虛擬貨幣時,需全程記錄作業細節,確保每個步驟都有據可查,以便於後續審計與覆核。同時,建立健全跨部門監理機制,包括司法機關、金融監理機關等,對處置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及時發現並修正違規行為,維持市場秩序。

虛擬貨幣的跨國特性決定了其監管與處置需要國際合作。我國應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製定,與各國監理機構分享經驗,協調政策,共同打擊跨國虛擬貨幣犯罪,防範金融風險。同時,建構一個充滿活力且安全可控的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生態系統,不僅有利於促進數位經濟的健康發展,也為全球虛擬貨幣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綜上所述,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合規路徑探索與最佳化,對於維護金融穩定、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虛擬貨幣的監管與司法處置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立法、司法與監管機構的協同努力,以及國際合作。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問題不僅考驗著各國法律體系的適應力和創新意識,也對全球監管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這一新興領域的挑戰,如何在維護金融安全與促進科技創新之間找到平衡,成為全球亟待解答的關鍵議題。面對虛擬貨幣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我國應繼續秉持審慎原則,透過推出全面的指導意見,為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提供明確的法律框架,建構一個健康、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場環境,為數字經濟和數位金融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