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 VC 合夥人:加密貨幣歸屬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

作者:Ro Patel, Hack VC 合夥人;編譯:陶朱,金色財經

一、代幣歸屬的現狀

當前市場週期的一個趨勢是發行高估值和低初始流通供應量的代幣(即「低流通/高FDV 代幣」),這引起了加密社區對公開市場投資者可持續上漲的擔憂。預計到2030 年將釋放大量代幣,這可能會帶來潛在的拋售壓力,除非需求增加來平衡。 *

從歷史上看,協議網絡的貢獻者*通常會收到代幣完全稀釋供應量的一定比例,該供應量歸屬於期限結構。貢獻者的努力應該得到充分的補償,同時平衡補償與其他利害關係人(即公開市場代幣投資者)的利益。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如果歸屬代幣的部分代表了代幣市值以及可用流動性的過多,歸屬事件可能會對代幣的價格產生不利影響,從而損害所有代幣持有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貢獻者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償,他們將不再有動力參與該項目,這最終也會損害所有持有者。

代幣歸屬的經典參數包括:分配的代幣百分比、懸崖期、歸屬時間和支付頻率。所有這些參數都只在時間維度上起作用。

然而,僅使用上述典型參數將解決方案的範圍限制在狹窄的範圍內。整合新參數可以釋放先前未開發的價值。

在本文中,我建議加入流動性或基於里程碑的維度,以增強和改進我們今天最常觀察到的現有代幣歸屬計畫模型。

二、流動性

考慮根據流動性調整的代幣兌現時間表。這個想法透過實施一個新參數:流動性,擴展了正常的歸屬結構。流動性的定義並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有很多方法可以偵測它。

流動性的衡量標準之一是代幣上可用的投標方深度,無論是在鏈上還是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上。所有投標方深度的累積總和有一個名義數字,我們可以將其視為“bLiquidity”(投標方流動性)。

貢獻者可以在其歸屬條款中獲得一個額外的參數,即“bLiquidity 的百分比”或“pbLiquidity”,並且該數字可以在0 到1 之間的任何位置進行理論化。

當歸屬權啟動時,合約可以輸出:

min(正常歸屬產出下提及的代幣數量,pbLiquidity * bLiquidity * 代幣單位FDV)

這裡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是如何運作的:考慮一個總供應量為100 個單位的代幣,12%(12 個代幣)分配給歸屬的貢獻者,每個代幣的價格為1 美元。假設從代幣生成事件開始的12 個月內線性歸屬,沒有懸崖期,並且為了簡單起見,代幣價格保持不變。通常情況下,不考慮其他情況,歸屬將允許每月贖回1 個代幣。現在,假設分配給20% 的pbLiquidity ,並且該代幣在12 個月內至少有10 美元的bLiquidity。在分配的第一個月,合約將查看10 美元的bLiquidity ,乘以20% pbLiquidity ,並獲得2 美元。鑑於上述min 函數,1 個單位的代幣通常會歸屬,因為1 個代幣* $1 小於$2。然而,將上述數字更改為2美元的bLiquidity ,在這種情況下,2美元的20%是0.40美元,因此不是價值1美元的1個代幣,而是只有4/10的代幣將被分配。

優勢

先前,分配實際上只關心時間,也許間接地關心在給定價格下是否有足夠的流動性來吸收分配。這種結構明確定義了貢獻者應專注於建立其代幣的流動性,並將該目標與實際的激勵措施相結合。

未歸屬的代幣持有者(即解鎖日期之前的流動性市場買家)可以放心,因為他們知道單一的歸屬要求不會導致價格陷入流動性稀缺的狀態。此前,公共代幣持有者只需相信代幣認領者的善意和意圖即可。有了這項改進,他們現在就有了明確的理由感到舒服。

缺點/挑戰

如果代幣永遠無法實現足夠的流動性,並最終可能大大延長歸屬期,則可能會導致貢獻者支付的波動。

它使貢獻者習慣的簡單付款頻率變得複雜。

它可能會刺激欺騙投標方流動性。然而,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人們可以考慮bLiquidity 處於中間價格的一定百分比內,或者LP 頭寸具有某種時間鎖定元素。

人們可以從歸屬中領取代幣,但不能立即出售,從而累積大量餘額。隨後,他們可能會立即出售所有代幣,這可能會嚴重影響流動性並導致代幣價格下跌。然而,這種情況類似於有人逐漸獲得大量流動性代幣。大型、集中的流動性代幣持有者可能會出售並導致價格下跌的風險始終存在。

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取得去中心化交易所的bLiquidity 資料比CEX 容易得多,因為CEX 的訂單簿資料由CEX 本身發布。

在進入基於里程碑的維度之前,專案如何確保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支持合理的兌現時間表?一種想法是透過激勵來獎勵鎖定的LP 頭寸。另一個是吸引流動性提供者。正如我們在「準備代幣生成活動(TGE) 時要考慮的10 件事」中所寫的那樣,吸引流動性提供者可以透過從專案庫借入代幣並將其與交易所的穩定幣配對來幫助創建穩定的市場。

三、基於里程碑的分配

可以改善代幣兌現時間表的另一個維度是里程碑。里程碑,例如用戶數量、數量、協議收入、鎖定總價值(TVL) 和類似的數據點,透過可量化的數位擷取協議的整體吸引力。

當然,協議可以為上述參數設定二進位閾值或梯度,這些參數會納入歸屬計畫。例如,協議必須具有1 億美元以上的TVL、100 名以上的每日活躍用戶或1000 萬美元以上的過去90 天日均交易量。如果這些數字達不到要求,則分配的金額要麼完全停止(二元式),要麼相對於初始閾值目標按比例降低(梯度式)。在二進制和梯度之間,梯度似乎更有意義。

優勢

這種里程碑式的方法可確保協議在歸屬發生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流動性,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更健康的協議。

里程碑不太強調時間。

缺點/挑戰

某些統計數據(例如活躍用戶和數量)可以被操縱。 TVL 指標的可操作性較小,但可以說不太重要,尤其是對於資本效率更高的協議。收入也更難博弈,但某些活動(例如清洗交易)可能會轉化為更多費用,從而帶來更多收入,因此從長遠來看,它仍然是可博弈的。在判斷操縱的可能性時,重要的是要注意起作用的激勵因素。團隊和投資者(即任何參與兌現計劃的人)都被激勵去玩弄統計數據。公開市場買家不太可能玩弄統計數據,因為他們沒有理由激勵加速兌現。此外,鏈下法律協議中措辭強硬的代幣認股權證條款可以顯著減少激勵方的惡意行為。例如,如果團隊成員或投資者被發現洗錢交易或拉動用戶活動,他們可能會放棄他們的代幣,從而對違反規則的行為造成嚴厲處罰。

四、結論

目前高估值、低初始流通供應量的市場趨勢引發了公開市場投資者對永續回報的擔憂。傳統的基於時間的兌現時間表可能無法完全解決代幣流動性和市場條件的複雜性。透過將流動性和基於里程碑的維度整合到行權計畫中,專案可以更好地調整激勵措施,確保足夠的市場深度,並培養真正的吸引力。儘管這些方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更強大的歸屬機制的好處是顯著的。透過謹慎的預防措施,這些增強的兌現模式可以提高市場信心,並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建一個更永續的生態系統。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