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探索區塊鏈互操作性以消除代幣化資產結算摩擦

作者:Swift ;編譯:松雪,金色財經

機構投資者在尋求新的價值形式時越來越多地考慮投資代幣化資產——但他們面臨著複雜的挑戰。這些投資在各種不可互操作的區塊鍊網絡上被跟踪——每個區塊鍊網絡都有自己的功能或流動性,這使管理和交易資產等方面面對巨大的開銷和摩擦。

克服該問題將是市場可以實現長期可擴展性的關鍵,我們關註消除國際交易摩擦,正在與社區合作探索潛在的解決方案。在一系列新的實驗中,我們將與十多家主要金融機構和FMI(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ANZ)、法國巴黎銀行、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銀行、Clearstream、Euroclear、勞埃德銀行集團、SIX Digital Exchange (SDX) 和The 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oration (DTCC) – 測試公司如何利用其現有的Swift 基礎設施來有效地指示代幣化價值在一系列公共和私人區塊鍊網絡上的轉移。

最新一輪試驗建立在2022 年一系列成功試驗的基礎上,還將探索該行業如何解決金融機構在區塊鏈環境裡運營時面臨的潛在運營和監管陷阱。

投資者和中介機構面臨的區塊鏈技術挑戰

在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為行業的某些領域開闢機會。例如,私人市場歷來依賴遺留系統和流程,這會增加成本並阻礙投資。通過使運營和結算流程合理化,區塊鏈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私人市場並最終增加流動性。

然而,交易代幣化資產仍然是受監管領域的一項利基活動。為了擴大市場規模,金融機構需要能夠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輕鬆地與多個基於區塊鏈的網絡進行交互,就像他們今天在促進傳統資產交易時所做的那樣。

Swift 首席創新官Tom Zschach 表示:“不太可能存在單一的主流區塊鍊網絡。“我們希望看到大量不同的平台出現,每個平台都以自己的定制功能和要求服務於不同的客戶群。在如此高度分散的生態系統中,金融機構不可能單獨連接到每個平台。這就是社區與Swift 合作開發互操作性模型的原因,該模型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訪問不同的平台。 ”

利用現有基礎設施推動變革

如果代幣交易變得更加普遍,確保金融機構的後台和中台系統與越來越多的區塊鍊網絡實現互操作性將是必不可少的。

金融機構不想完全從頭開始構建新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堆棧,而是希望利用其現有基礎設施連接到區塊鏈分佈式賬本中,以既合規又安全的方式做記錄。這不僅可以幫助公司簡化架構和運營,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成本並降低技術過時的風險。

迎接挑戰:Swift 如何實現區塊鏈互操作性

作為一家專注於實現即時、無摩擦和可互操作交易的全球合作機構,Swift 在幫助金融界克服這一挑戰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2022 年,我們展示瞭如何將我們現有的基礎設施用作單一訪問點,以訪問由在私有區塊鏈之上運行的金融機構運營的多個代幣化平台。社區對繼續我們的實驗和擴展平台之間的互操作性以將公共區塊鏈作為底層結算層有廣泛的興趣。

“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探索如何在像以太坊這樣的公共區塊鍊網絡上為客戶提供服務,”Swift 證券策略主管Jonathan Ehrenfeld 說。 “這引起瞭如何圍繞關鍵用例以及以安全和合規的方式支持這些活動的問題。”

Ehrenfeld 補充說:“我們的實驗將有助於提高行業對與多個區塊鍊網絡進行交互,以及在多個區塊鍊網絡之間交互時所涉及的技術和業務要求的理解。” “他們還將強調使用區塊鏈互操作性協議在遺留系統和可能無限數量的區塊鏈之間安全地傳輸數據和價值。”

關於實驗

我們的下一組行業實驗旨在展示如何利用Swift 的基礎設施來促進互操作性,使代幣化價值能夠在現有系統與具有現有連接、標準和消息傳遞的公共和私有分佈式賬本技術平台之間轉移。

第一個用例將涉及在同一公共區塊鍊網絡(Ethereum Sepolia 測試網)上的兩個錢包之間轉移代幣化資產。第二個涉及將標記化資產從公共區塊鏈(以太坊)轉移到許可區塊鏈。第三個用例將測試將標記化資產從以太坊轉移到另一個公共區塊鏈。 Chainlink 將用作企業抽象層,以將Swift 網絡安全地連接到以太坊Sepolia 網絡,而Chainlink 的跨鏈互操作性協議(CCIP) 將實現源區塊鍊和目標區塊鏈之間的完全互操作性。

“我們很高興與Swift 合作。 很明顯,隨著銀行努力訪問多個區塊鏈,各種跨鏈通用連接層將成為他們採用鏈上金融的關鍵組成部分,”Chainlink 聯合創始人Sergey Nazarov 說。

我們還將探討一組非技術考慮因素,這些因素是受監管機構與公共區塊鍊網絡交互並參與跨網絡交易所必需的。這包括一系列運營、合規和監管方面的挑戰,包括關鍵的重點領域,如數據的機密性和隱私,或在與公共區塊鏈環境進行交易時的責任和追索權。

我們的研究結果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發表。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